企業都應擬定一個比較穩定的中、長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規劃,確定進口的設備項目,以便及早收集情報,摸清國外情況(技術先進程度、價格等),并做好國內配套的各項工作。在制定規劃時,錘破機要根據資金來源(利用外資或國內貸款)與償還能力、國內設備的配套能力、企業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向,量力而行,循序漸進。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規劃,必須對每一臺需要進口的設備進行可行性研究,做好技術、經濟分析、論證。選擇技術先進、生產適用、經濟合理的設備,特別要注意引進那些“適用技術”。
即要從本國的實際情況出發,打砂生產線根據國情和國力(對進口設備的消化能力,備品配件的供應能力,原料、動力、維修能力,技術管理能力等),進行多方面的評價和比較,有選擇地引進技術和設備。反對盲目引進所謂“高新技術”。制定規劃和編制計劃時,應由企業主管技術的總工程師副廠長(副總經理)組織,由計劃、設備、基建、財務、技術、供應等各有關部門參加討論和研究。總工程師要能善于聽取設備主管部門的意見和建議,要讓設備主管部門提方案或提出初審意見。
考察和談判是計劃確定后進行的。設備主管部門應直接參與對外談判和出國考察。這樣做有利于對引進技術中必需配套設備的分析,判斷哪些是必須進口的,哪些是可以在國內配套的,哪些顎破廠家可以利用已有設備進行改進、改造就可以滿足要求的,避免進口國內能解決的設備;也有利于對進口設備的價格和成套性、維修性、節能性等的審查。在考察和談判中,能學習和了解國外設備方面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,有利于設備管理部門今后做好設備的安裝、維護、修理和國內配套設備的選型,有利于設備部門及時做好配套、安裝的準備工作,促使工程項目早日投產。